爆米花全产业链•互联网领导品牌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 > 社会新闻
还记得炸“爆米花”吃的那些岁月吗?
作者:爆牌爆米花 / 发布时间:2024-04-15 / 浏览次数:

小时候物质生活比较拮据。逢秋收冬藏时节,日子就渐渐慵懒下来,村里有人家专门走街串巷的炸爆米花,那可是调剂童年生活的一种美食,可遇而不可求。如果听见巷道里或者商店门上有间断的砰砰声,就赶紧带上自家的粮食去排队。


1.炸爆米花的王师傅骑着一辆嘉陵摩托,通常会选择一个避风的南墙弯,松开绳子,从捎物架上取下炉子、炭、爆米机、鼓风机、铲子。太阳从东边露出橘黄色的光芒时,他炉子里炭火也正好烧旺了,在风机的鼓动下窜出一团黄色的火焰,摇曳着,驱赶着周围的寒意,酝酿着人间烟火气息。炉子是白居易笔下《问刘十九》中的:红泥小火炉。周身铁皮,底下有三个铁爪做支撑,内里有泥胆,炉箅子,炉面为敞口式,炉膛大小如握拳。

爆米机有一个葫芦状的锅膛,与锅盖相互锁扣,锅盖上方有一个方向盘一样的手摇式手柄,手柄中间连接着一块压力表。

主图-05.jpg

2.王师傅打开锅盖,双手拢成漏斗状,一缸子小麦顺着掌心溜进锅膛里,然后拧开发黑的小塑料瓶,倒几粒糖精进去,扣好锅盖。爆米机平躺在炉口上方。左手摇手柄,右手转鼓风机。葫芦锅不紧不慢的转着圈,黄色的火焰无差别的舔噬着锅身,黑色的煤烟像黑色的咒语一样,鼓风机的皮带软塌塌的,偶尔也会打滑。


3.王师傅还要时不时的拿火棍捅一下炉口,烧透的炭渣轰隆一声陷下去,逐渐式微的火焰也一同塌陷下去。他就用铲子再兜一些炭溜进炉膛里,起初冒着白色的浓烟,后来簇新的火焰就升腾起来了。


4.王师傅会时不时的看下压力表的指针,如果达到标准的压力就可以揭开锅盖了。这时候他会拎过来一个长长的筒状的袋子,袋口箍一圈橡胶胎,后面连缀着几米长的肥料袋子。

围着的大人娃娃看到王师傅拎着撬棍,把葫芦锅从火上移走,就惊叫着散开了。一边后退一边捂住了耳朵,小孩子都藏在了大人后面,只露出好奇的脑袋。好像这是一颗手雷,谁都知道扯掉拉环就会爆炸。

主图-04.jpg

5.王师傅把锅口伸进口袋的橡胶圈里,拿撬棍一别,伴随着砰的一声,锅膛内的粮食就迸进口袋里了,地面上也随即腾起一阵灰尘和粮食的味道。

顺着橡胶圈的那一端往里赶,喧腾的粮食就被集中在口袋底部了。小麦变胖了,大米变胖了,苞谷全身咧开了,笑的那么轻浮,那么臃肿。豌豆周身裂着小口,面像夸张,嚼在嘴里酥脆可口。

先炸好的人家,双手撑开袋口,让左邻右舍都抓一把尝尝鲜,解解馋。那时候自带粮食,炸一锅应该是2角钱。你家炸完他家炸,砰砰声接续不断,直到响完一条街,响完一个村庄,响完一个腊月。


6.王师傅的脸逐渐和炭一样黑,孩子们围着他,一群一群的麻雀围着他。其实最早是王师傅他爹在炸爆米花,后来传给了王师傅,如今王师傅也退出江湖多年了。那个爆米机可能卖废铁了,可能生锈了。

详情-08.jpg

它和马营墩村一样,再没有发出一声响动,在沉默中寂静,在寂静中孤独,在孤独中老去。现在县城的某个拐角里也会见到这种老式的爆米机。一辆三轮,一个老汉,一声仍然让人紧张爆炸声。

改装后的爆米机被安装在一个铁架内,不用手摇,由齿轮带动匀速旋转,底下置一个方形的液化气盘,冒着蓝色的火焰。气瓶装在三轮车上,电瓶也装在三轮车上。现在的人手里都没有粮食,只能花10元或者15元买炸好的成品。买了就走,也没有人围着看热闹。我站在旁边看着老人炸了几锅,闻见了粮食的味道,看见了小麦和苞谷本来的样子,想起了马营墩村和王师傅。想起了一样发黑的葫芦锅。


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:汉阳城下 侵删!